新闻中心

跨越时空的感动-----孙雁(资产上海)

2018-06-12

6月3日-8日,在上海市经信系统妇工委的悉心组织下,系统下属各单位女工干部非常荣幸的相聚在井冈山,在上级工会妇工委黄俭副主任的亲自带队下赴井冈山革命圣地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专题培训,去追寻那段逝去的峥嵘岁月,去探访英烈们不朽的忠魂。

毛泽东同志在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中这样写道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”在培训基地的精心安排下,通过授课老师专题讲座、现场教学、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,带我们领略和体验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与永恒,我们通过瞻仰一处处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的革命旧址,注视一件件朴实无华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,倾听革命后代讲述一个个为了信仰舍弃一切的红色故事,我们热泪盈眶、心潮澎湃、激动不已,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荡涤和洗礼。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,我们情同姐妹,也明白了星星之火必将以燎原之势遍布华夏大地,并且代代相传、源远流长,更将跨越时空,在新的时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各单位女工干部在学习之余,开展了座谈学习讨论,黄主任在全程参加交流后指出,我们这次组织的井冈山培训是按照年初计划进行的,是一次难得的让女同胞们交流思想,相互学习的良好机会,我们每位女工干部应当倍加珍惜。这次带队我感到非常幸福,我们要把井冈山精神带回各自单位,传播正能量、影响身边人、鼓舞身边人、带动身边人、发挥自身优势,团结一心做好女工工作,体现本次培训的价值。

我们从上海来,上海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。“山,因革命而高,地,以人杰而大。”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,形成了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、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”的井冈山精神,是我们党永远的宝贵财富,我们在红米饭里咀嚼革命历史,在南瓜汤里回味武装斗争,90年过去了,毛主席的画像仍然挂在井岗人民百姓的家中,共产党仍然在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的心坎上。通过学习,我总结了三点体会:

学习红军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的精神

正如我们歌中唱到的“红米饭、南瓜汤、秋茄子、味好香,餐餐吃得精打光;干稻草、软又黄、金丝被儿盖身上,不怕北风和大雪,暖暖和和入梦乡。”井冈山斗争时期,物资极度匮乏,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作支撑,革命胜利恐怕是天方夜谭。

作为我们工会妇女工作者,我们要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坚定拥护者,做崇德向善的自觉引领者,充分发挥巾帼力量,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半边天的作用。

学习红军坚持实事求是,敢闯新路的信念

大革命失败后,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,不灰心、不气馁,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,实事求是分析国内外形势,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,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,“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、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,” 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葆生命力的法宝,在任何时期都不会过时。

结合我们的女工工作,如今的时代背景下,就上海而言,妇女的社会地位、价值观念、发展需求已随着社会变革有了深刻变化,在社会中资源获取、平等参与、享受权益等方面与男性渐渐平衡,女工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,创新工作方式,弘扬“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”的精神,发挥女性独有的魅力和青春活力,做企业和员工的贴心人,使妇女工作与城市发展大局、企业改革之路相融入,共和谐。

践行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的根本

在井冈山斗争时期,制订和颁布的“三大纪律、六项注意”,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,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,历史证明,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,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,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“共产党人的初心,就是为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。”这样的精神境界,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党人,前赴后继、砥砺前行、永远奋斗。

对于我们妇女工作者而言,我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,传承优秀的家风文化,围绕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大量工作,充分发挥工会“妇女之家”和宣传阵地作用,歌颂真善美、传递正能量,推动全社会共圆家庭幸福梦,共筑伟大中国梦。